学习Linux应该从哪里开始?
在工业控制、边缘计算、人工智能这些领域,有一句几乎约定俗成的话:“会不会 Linux,决定了你能走多远。”但对很多刚入门的工程师来说,Linux 看起来像个庞大又神秘的世界——命令行、驱动、内核、交叉编译、网络栈、文件系统……到底从哪里开始学,才能既不绕弯路,又能学得“有感觉”?
今天,深圳市钡铼技术有限公司就来带你拆解这个问题。

一、先理解:Linux 到底是什么?
很多人学 Linux,一上来就打开虚拟机敲命令。但真正入门前,先要理解一个核心概念:Linux 不是一个软件,而是一整个生态。它是一个内核 + 系统 + 工具 + 应用的集合。不同厂商、不同架构(x86、ARM、RISC-V)都可以基于 Linux 搭建自己的系统。比如:
Ubuntu、Debian、CentOS 是桌面或服务器发行版;
Yocto、Buildroot 是嵌入式开发常用的构建系统;
Android 其实也是基于 Linux 内核的操作系统。
理解这一点,你就不会被“版本”“发行版”“架构”这些词搞糊涂。
钡铼技术ARMxy系列工业计算机
很多人问:“到底该从命令行学起,还是从驱动、系统移植学起?”答案其实是:从实用和兴趣出发,循序渐进。以下是一条清晰的入门路线图
基础操作:学会“生存”
熟悉常用命令:
ls
,cd
,cat
,chmod
,grep
,top
,ps
,df
……理解 Linux 文件系统层级结构(
/bin
,/etc
,/usr
,/home
)。学会使用
vi
或nano
编辑器。 推荐目标:能独立操作系统、查看日志、修改配置。
Shell 脚本:学会“自动化”
掌握 Bash 基本语法、变量、判断、循环。
写一些自动运行脚本:如启动程序、定时备份、日志分析。 推荐目标:把日常操作自动化,让系统“自己动”。
网络与服务:学会“沟通”
理解 IP、DNS、路由、端口等概念;
学会用
ping
,ifconfig
,netstat
,curl
调试通信;搭建简单的 Web 服务或 MQTT Broker。推荐目标:让 Linux 真正连接到你的项目。
驱动与系统:学会“掌控底层”
理解设备树(Device Tree)和驱动模型;
学习交叉编译、内核裁剪、系统移植;
掌握文件系统制作与烧录流程。 推荐目标:能开发属于自己的嵌入式 Linux 系统。
三、建议的实战路径:从 SBC 到嵌入式平台
纸上得来终觉浅,Linux 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——动手。初学者可以先在电脑上安装虚拟机或使用树莓派练习,而想深入嵌入式方向的工程师,则建议直接上手ARM 平台。
在这方面,钡铼技术推出的 ARMxy 系列边缘计算平台就是非常适合学习和实践的载体:
基于瑞芯微、全志、NXP、TI等品牌主流处理器,兼容 Ubuntu、Debian、Yocto 等系统;
支持 Node-RED、OpenPLC、TensorFlow Lite、FUXA、YOLO、Open CV 等开源平台;
内置丰富 IO 接口(RS485、CAN、DI/DO、AI/AO、LAN),可直接连接 PLC、传感器、相机等工业设备;
适合用于 Linux 驱动开发、网络编程、AI 推理、边缘计算实验 等学习场景。
配合钡铼技术自研的BLRAT 远程管理工具,可实现远程登录、程序部署、日志采集、系统更新等一站式设备管理;
再结合 QuickConfig 快速配置工具,不仅可轻松完成网络参数、协议映射、设备接入等基础设置,还内置AI 辅助编程功能 —— 能根据用户需求智能生成数据流逻辑、配置脚本与节点示例,让配置与开发更加高效、智能。
一句话总结:它不是“教科书式”的 Linux 学习板,而是真正的工业级 Linux 实践平台。
四、学习 Linux 的三个“心法”
不要急着学命令,要先学会查命令高手不是记住了所有命令,而是知道去哪里查(man
、--help
、Stack Overflow)。
多动手,少抄笔记光看教程不动手,只会越学越空。每敲一行命令,都让你离系统更近一步。
用项目驱动学习比如:“我想让这台板子自动采集温度数据上传 MQTT 云平台”——你就会主动去学网络配置、串口调试、Python 脚本、系统服务。这才是真正的成长路径。
五、钡铼技术诚邀合作伙伴共建教育与实验平台
Linux 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开放与可控。一旦你学会与它对话,它会让你重新理解“系统的本质”。无论你是刚入门的学生,还是希望掌握底层能力的工程师,从一块 ARMxy 工控平台开始,就是最好的起点。
深圳市钡铼技术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工业控制与边缘计算领域,为院校、科研机构及教育仪器厂商提供开放、稳定的 ARM 学习平台与配套工具链。
我们诚邀各大教育仪器公司、教学实验室、仪器开发团队,共同打造以 Linux + 边缘计算 + AI + 工业通信 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解决方案,携手推动国产嵌入式与工业智能教育的发展。